成都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成都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各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和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成都市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培育一批“成都创造”领军企业,有力支撑产业生态圈建设,进一步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我局制定了《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附件:《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
www.78365.com
2017年11月9日
附件
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2015年以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大力开展“菁蓉汇”“创交会”品牌活动,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引导培育出一大批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及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规模和质量,培育一批“成都创造”领军企业,有力支撑产业生态圈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按照《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7〕115号)、《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2015〕3号),结合成都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要求,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历史机遇,聚焦基础、前沿、新兴等科技领域,以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企业创新主体、政府服务保障”培育理念,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创造”领军企业的培育路径,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培育体系,加快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根据行业特征整合高新技术服务资源孵化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有力支撑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圈建设,进一步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加速我市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升成都在全国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的竞争优势,为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通过持续、精准的培育服务,我市科技型企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独挡一面”、“成都创造”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10万家,年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超过1亿元的达到550家、超过10亿元的达到100家,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品超过2000项,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万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0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增强企业生命力,提升科技型企业的总体规模
1. 培育思路
通过实施“成都人才计划”、青年(大学生)“创业新星计划”,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业、企事业人员创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蓉创业,力争每年催生2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的三类评价指标及标准,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提供精准支持和服务,帮助创业企业顺利度过死亡期,大幅提高企业存活率。
2. 培育目标
到2020年,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总量达到8万家,孵化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创新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形成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源头活水。
3. 培育措施
(1)建立成都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引导服务资源为入库企业提供工商税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知识产权、市场开拓、标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企业服务。
(2)通过“科创贷”、天使投资补贴等,鼓励天使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入库企业,满足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需求。
(3)制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助政策,对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按照不超过年度研发投入10%的比例给予最高20万元的资助;支持入库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引导高校优秀教师、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创新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支出成本。
(4)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和额度,补贴入库企业购买研究开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的经费支出。
(5)组织菁蓉汇、产品推介会、合作交流会、行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为入库企业搭建项目路演、产品推广、投融资对接、技术交流等平台,降低企业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成本。
(6)贯彻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1. 培育思路
根据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和标准,按照行业前景、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成长性等基础条件,在我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遴选1000家技术先进、成长较快的科技型企业进入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育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塑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企业成长进程,实现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倍增,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2. 培育目标
到2020年,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度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年度收入达到3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3. 培育措施
(1)建立成都市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施动态优化调整,对入库企业连续三年发放每年2万元额度的科技创新券,用于向服务机构购买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
(2)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培训,指导入库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制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资助政策,对进入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入库后首次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照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投入10%的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经费补贴,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4)引导和鼓励高校院所、大型企业与入库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入库企业参与各级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研发组织管理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5)鼓励专业服务机构辅导入库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引导企业布局核心知识产权,提升创新产品的行业技术进入门槛,夯实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6)通过“科创贷”、贷款贴息等科技金融产品,引导银行等机构为入库企业发放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三)实施“成都创造”领军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提升企业行业地位,引领带动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1. 培育思路
围绕“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企业规模、人才团队”等要素,遴选100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都创造”领军企业培育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一企一策”和精准、集中、持续支持,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国内外领先、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连续三年净资产增长率达25%以上、具备颠覆传统行业或开拓新产业潜能的“成都创造”领军企业,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2. 培育目标
到2020年,“成都创造”领军企业达到100家,建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和影响力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打造轨道交通、网络安全、大数据、精准医学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培育措施
(1)建立“成都创造”领军企业培育库,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根据入库企业发展需求定期组织入库企业与科技服务机构面对面交流,推动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2)支持入库企业按照“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联合引才机制,大力引进 “两院院士”、国家和省 “千人计划”、“成都人才计划”等国内外顶尖专家型人才。
(3)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品牌整合和平台共享,鼓励入库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政府重大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鼓励入库企业建立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申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不断提升行业地位。
(4)支持入库企业牵头组织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
(5)支持入库企业建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构,设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金,利用自身行业资源培育孵化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6)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入库企业开展资本市场综合性服务,促进企业与资本市场全面对接,加速企业上市融资进程。
(四)实施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培育工程,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生态环境
1. 培育思路
聚焦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引进培育一批知名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强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大力发展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技孵化等高新技术服务业态,形成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壮大。
2. 培育目标
到2020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服务机构达到600家,高新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高新技术服务业年度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高新技术服务业支撑技术创新、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
3. 培育措施
(1)建立高新技术服务业协会,构建“两核、多区、多点”的高新技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技术研发、技术交易服务、成果展示交流、成果转移转化协作等公共平台,吸引聚集一批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
(2)探索制定高新技术服务机构资助政策,在大数据服务、研发设计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服务机构,带动高新技术服务队伍发展壮大。
(3)实施高新技术服务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系统化服务能力,有效促进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发挥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市、区两级科技型企业培育联动机制,实行市级部门、区(市)县多方定期会商制度,根据区(市)县产业生态圈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共同确定入库培育的科技型企业名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二)加大培育支持力度。统筹安排科技型企业培育资金,对入库的科技型企业,根据监测评价结果,给予挂牌支持,并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研发机构、科技金融、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入库科技型企业的遴选和个性化培育服务。鼓励各区(市)县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域科技型企业培育措施。
(三)开展专业化动态管理服务。构建以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先进程度、市场发展前景等参数指标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潜力评价标准体系与重点科技型企业评价筛选模型。强化重点科技型企业培育过程管理,健全科技型企业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快企业科技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探索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纳入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财政资助等事项的审核评价指标体系。
(四)建立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培育考核督促机制,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分解科技型企业培育任务到各区(市)县,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区域科技型企业发展报告制度,开展区域科技型企业监测评价。